單孔內視鏡游離腎固定術
Endoscopic renibus foramen free solidamentum
Endoscopic renibus foramen free solidamentum
所謂游離腎,亦稱為”腎臟下垂”或”遊走腎”(Nephroptosis或Floating Kidney),是指當體位從臥姿變為立姿時,腎臟的位置從原來後腹腔相當高位的 “腎窩”(renal fossa)明顯的往下滑落。其實,每次呼吸之間,腎臟本來就會有上下一兩公分的起伏;但是如果下垂的程度很厲害,就有可能造成游離腎。
游離腎一般容易發生在女性(10倍於男性的機會),而且常發生於右側腎臟,有時也會有兩側性的游離腎,而「游離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腰腹痠痛,一般認為造成酸痛的原因可能源於下垂的腎臟造成腎盂集尿系統的阻塞,尿滯留在腎盂中下不去;以及腎動脈因下垂被拉扯造成腎臟短暫的缺血;或是因下垂導致腎盂周圍的神經被拉扯。如果下垂程度厲害,長久不處理可能造成反覆血尿、腎水腫、腎結石、慢性腎盂腎炎、甚至高血壓。
標準的診斷方法為”靜脈腎盂攝影檢查”,而且除一般躺姿外,一定還要做立姿的攝影,靜脈腎盂攝影檢查如呈現腎臟下垂的程度(下降大於5公分或二個脊椎椎體以上的高度)(如下圖),甚至合併有輸尿管扭曲或腎盂水腫,那麼則可以確診為游離腎。
游離腎的痠痛不適,可以靠藥物與休息舒緩,另外游離的腎也可以靠束腹帶來固定,至於束腹帶的使用,一定要在睡醒起床前就先緊緊的綁好,才能起來走動。也有人建議增加體重(特別是對身材很纖細的女性),使腎臟周圍的脂肪增多,加強其固定腎臟的功能。
如果症狀無法以保守治療得到緩解,或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反覆腎結石、慢性腎盂腎炎、甚至慢性高血壓,那麼便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游離腎固定手術一度曾是泌尿科最盛行的手術之一。但後來因為各種術式的效果不一,而且都會在腰際有個長達十幾公分的傷口,術後傷口的併發症與慢性疼痛也是一大問題,於是有段時間施行的人變少。
近年來,因為腹腔鏡及後腹腔鏡手術的進步,有許多報告以這種微小侵犯性的手術來治療腎下垂。經由腰腹際4到5個0.5到1公分的小傷口,泌尿外科醫師可以將腎臟固定在其腎窩的正常位置上。術後因為傷口小而美觀,傷口引起的疼痛
也大幅減少,病人的整體恢復過程也較順利,所以此類的手術也有漸多起來的趨勢。目前在台灣,因為健保局對此種內視鏡手術的特殊醫材並無給付。要進行此種腹腔鏡腎臟固定術的游離腎病患還要自付這些特殊器械的費用。
單孔內視鏡游離腎固定手術,有別於一般腹腔鏡手術需要經由腰腹際4到5個1公分的傷口,而僅需要一個約2公分的傷口(圖一),且是直接在腎臟所在的後腹腔去進行,而不選擇經過腹腔,是因為後腹腔本來就是個封閉空間,沒有沾黏的問題;手術只有經過皮表和肌肉,就直接到腎臟,不會碰到肚子裡其他器官,例如影響腸子的蠕動等,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後遺症。此項新手術耗時只要一小時;不但復原迅速也美觀多了,而且手術結束不到24小時,病患就能進食。唯需特別注意的是,因後腹腔的空間狹小且解剖位置相對難度高,對於不甚清楚後腹腔構造之醫師而言,較不適合執行。
(圖一) 術後美觀的手術傷口
以下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在新店慈濟醫院執行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之狀況:
(圖三)手術進行實況
(圖二)病患採全側躺或趴臥下進行手術
(圖四)游離腎固定方法:
以上圖文摘自(Tsai, Yao Chou*, Ho, Chen-Hsun, Tai, Huai-Ching. Laparos-endoscopic Single-site (LESS) retroperitoneal Nephropexy with standard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case report. 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2010 Apr;20(3):257-60)